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柳条乡围绕棚膜基础优势和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全力开发棚膜产业内在潜力。力争一个大棚就是一个“聚宝盆”,让农民增收,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走进柳条乡厚俗村,一座座建设标准的温室大棚成方连片、排列有序,步入大棚内,黄瓜、豆角、香瓜等经济作物秧苗长势良好,棚内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工作人员正在井然有序的进行育苗培土工作。
棚膜经济的发展,还解决了本村及周边村屯普通劳动力和部分脱贫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农户能够持续增收,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村民孙琦在年初加入了合作社,他告诉记者,以前种地只能靠天吃饭,自打村里发展温室大棚后,每年都能为家里稳定增收,别提有多高兴了。
一亩棚膜十亩田,春夏秋冬都赚钱。柳条乡积极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厚俗村大棚二期工程建设已完成22栋,40道绿色无公害“绿色长廊”指日可见。按每栋大棚每年种植三茬蔬菜,每年纯收入可达12万元左右,40个大棚引入预计可高达480万元左右。
截至目前,柳条乡在清沟、厚俗等村建设温室大棚总占地十万平方米。不仅改善了本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记 者 :黄佳宾 姜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