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迎来收获时节。双辽市服先镇超前谋划、提早部署、科学实施,通过让刚收获的粮食“上新楼”、“住银行”等科学存储方式,全力整治“地趴粮”,实现了节粮减损、农民增收的良好效果。
在服先镇的向阳村、双喜村、勤俭村等地记者看到,一座座大、中、小规格不同的“玉米楼”耸立在农户庭院之中,已经收获的玉米满满的收入其中,美观、实用又安全。据了解,往年该镇大多数农户储粮都采取的是“地趴粮”方式,由于接触地面,既容易产生霉变又容易遭遇鼠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损失。而今年通过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广大农户极大增强了科学储粮意识,让粮食住进了“玉米楼”,以达到减损增效的目的。
服先镇一边引导农民主动科学储粮,一边与收粮企业积极沟通,加大收储力度,以保障农民利益最大化。在四粮集团向阳粮库金灿灿的玉米铺满了整个晾晒场。农民丁万祥刚刚喜获丰收就让自家的粮食住进了四粮集团向阳粮库的“粮食银行”。
据了解,“粮食银行”是一项粮食减损增效、助农增收的惠民举措,是通过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代为储存粮食,农户变为储户、粮食变为存折,以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
目前,双辽市服先镇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整治“地趴粮”工作,为今年粮食高质量存储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记 者 : 王远望 胡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