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季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气候转暖,户外活动增多,随之心肌耗氧量增加,遭受风寒侵袭和细菌感染机会增多,易发生感冒、发烧、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的疾病,从而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春季昼夜温差大,体表水份蒸发快,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大,血液粘稠度增高,引发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猝死。
春天人体调节功能、血管弹性、身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均有所下降,一时难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极易造成血管不断舒张、收缩,因此心血管病在春季更容易发作。
如何在春季保养好心脑血管
1、起居要有规律
在春天到来之时,人体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肢体感觉困倦。这时贪图睡懒觉,不利于阳气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活动。
2、运动要适度
晨练不宜过早,因春天早晨雾气较重、温度较低,易受寒风侵袭,使血管收缩过度,导致血压升高,且各种细菌在春季正处于活跃的繁殖期,诱发心血管疾病。
江津西城医院心脑血管内分泌科刘三银主任建议:锻炼要适度合理,如以慢、缓运动为主,如慢跑、散步、打太极等,运动过程如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3、保持好心情
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阳春三月是万物始生的季节,此时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身体要放松,舒坦自然,充满生机。
4、饮食适可而止
江津西城医院心脑血管内分泌科刘三银主任介绍,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在任何时候都要管住自己的嘴,大吃大喝则会旧病复发。所以要合理、均衡安排饮食,以粗粮、蔬菜、低脂为主。牢记四点:低油、低盐、低脂、低糖。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来源:基层全科能力提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