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构建“四聚力四融入”工作模式,织密了基层组织覆盖网,激活了退役军人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的强劲动能。
聚力打造“退役军人之家”。以“党的领导+军的底色+家的温暖”为着力点,打造那木乡、东明镇退役军人之家“样板”,建立“结对指导”提升机制,全市18个乡镇街服务站达到了国家示范型服务站创建标准。聚力点亮“思政讲堂”。以本地红色资源为依托,组建成立“老兵宣讲团”,开展“传承红色家风,涵养爱国情怀”、“四战四平红色口述史”、“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军营”等主题活动15次,推动了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聚力强化“心入基层”。全面落实“党员双报到”制度,聚焦“群众所需”和“党员所能”,把“双报到”工作与疫情防控、创城工作有机结合,建立任务清单15项,开展“家园共治、幸福同创”志愿服务15次,43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聚力打造“志愿品牌”。成立“吉行军”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吸纳退役军人志愿者80余名,组织开展“热血吉行军,真情暖吉林”公益献血活动。同时,连续两年为困难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提供帮扶救助资金30.5万元。
融入就业创业,实施“充电赋能”工程。联合双辽市职业中专技术学校,为67名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技能培训+学历教育”服务;协调金融机构,为创业退役军人申请“军e贷”90万元,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融入乡村振兴,开辟“第二战场”。加强“兵支书”技能提升培训,助力“兵支书+党支部领办+千万头肉牛”项目,培树的两名乡镇优秀退役军人典型代表,获得“吉林省最美兵支书”荣誉称号,引导推动“兵支书”成为群众共同富裕的领路人。融入文明实践,建立阵地共享机制。联动乡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和“退役军人之家”共享共融,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底注入红色动能。通过开展“为老兵过政治生日”、“红色家书忆初心”、“同唱军歌颂党恩”等主题实践活动,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融入基层治理,构造服务“微堡垒”。学习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建“老书记”、“和睦家”调解室8个,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优势作用,积极化解基层矛盾纠纷63件;在此基础上,引导退役军人参与社区“网格化”治理工作,为社区治理贡献力量,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来源:双辽退役军人事务局公众号